在各地競相布局人工智能、算力、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賽道的當下,如何避免產業同質化競爭,走出符合自身稟賦的特色發展之路?連云港市連云區給出了清晰答案:深挖獨特的海洋資源稟賦,將其鍛造成難以復制的核心競爭力,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塑造發展新優勢。
考核“瘦身”,減負聚力向海行。針對基層反映強烈的“指標繁雜、報表填不完、精力難聚焦”等問題,連云區勇于做“減法”,擠干考核“水分”。整合多頭考核、重復考核,全區僅保留一個綜合考核體系;堅決剔除不符合基層實際或屬于區級部門常規業務的指標,2025年鄉街考核指標數量較上年銳減28%;全面清理缺乏政策法規依據的達標活動,取消“招商引資獎”“優化營商環境獎”等普適性獎項。一系列“瘦身”舉措,切實為基層松綁減負,讓廣大干部得以輕裝上陣,將主要精力回歸主責主業,全力投身向海圖強。
精準“塑形”,考核引領向海興。“瘦身”是基礎,“塑形”方顯關鍵。連云區將“海洋含量”作為衡量發展成效的硬核標尺。在鄉街考核體系中,設置“新增簽約項目中海洋產業項目投資占比”指標,并增設“海洋經濟”專項加分項,強力引導資金、人才、土地等要素資源向海洋電力業、現代海洋漁業、濱海特色旅游等優勢產業集聚,持續加快省級海洋產業特色園區建設步伐。針對不同功能板塊,實施“一板塊一賽道”錯位考核,力避同質化競爭。自貿片區重點考核港航貿易、跨境電商發展成效;海濱旅游度假區側重海洋文體旅游品質提升、健康療養產業培育;開發區則突出重大項目尤其是海洋新興產業項目招引與培育實效。2024年,全區實現海洋漁業增加值18.66億元,年均增速達26.3%。中核田灣200萬千瓦灘涂光伏、海洋生物醫藥等一批具有引領性的海洋新興產業項目相繼落地生根,澎湃的海洋經濟新動能正在加速形成。
考用結合,激活動力促實干。考準考實是基礎,用好結果見真章。連云區配套制定《年度綜合考核激勵約束事項清單》,樹立“獎優罰劣,有為有位”的鮮明導向。對承擔關鍵指標且成效卓著的單位,在干部使用、評優評先等方面予以重點傾斜;對因不擔當、不作為導致承擔指標長期低位徘徊甚至墊底的,結合實際對相關責任人進行組織調整、通報約談。2025年以來,已提拔重用23名實績突出的干部,對3名履職不力的干部進行了“下”的調整,真正實現“獎出動力,罰出壓力”,有效激活全區干部干事創業的“一池春水”。
(胥浩 潘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