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寬敞開闊的活動室,鋼琴、葫蘆絲等一應俱全的教學設備,認真負責的專業老師……走進海州區新海街道海連社區,“家門口的興趣班”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學生們”。“社區有了老年大學,我們是最高興的。這邊課程選擇很多,唱歌、舞蹈、書法這些都有,每期才90塊錢,劃算呢!”社區居民蔣林君笑著說道。
當下,“養老不離家”“離家不離社區”是多數老年人選擇的養老方式。海連社區位于海州區中部,轄區面積0.5平方公里,現常住居民4209人,其中60周歲以上老人1075人,占據社區總人口的25%。如何在家門口讓“夕陽紅”幸福感滿格?“前期,我們通過入戶摸底和戶外宣傳兩種方式,了解到社區居民在聲樂、舞蹈、書法等方面存在較大需求。”海連社區黨委書記李肖娜表示,老年大學社區教學點面向的是轄區和周邊小區的所有老年人,不僅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養老教學服務,還能陶冶身心、廣交朋友,讓晚年生活更豐富更多彩。目前海連社區老年大學已開設7門課程,有93名老人報名。
養老服務關乎民生、連著民心,海連社區持續發力豐富“一刻鐘”養老服務圈,不斷織密養老服務網。“2020年開始,我們社區在海州區民政局的指導與支持下,率先建成了全市首家‘智慧養老’小區,打造了以家庭為核心、社區為依托、信息化為手段、專業化服務為支撐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目前已在小區100戶老人家中安裝一鍵呼叫、門磁感應器、浸水報警器等6種智能硬件設備,共覆蓋146名老人。”李肖娜補充道,2022年社區又在原有樂齡生活館基礎上,升級打造養老服務陣地,新建社區“教樂康養”綜合體,設有老年助浴中心、智享之家、棋牌室等服務場所,通過與社會組織第三方的聯動,為群眾提供“線上+線下”服務。
“‘教樂康養’綜合體讓‘養’老變‘享’老,也讓社區養老服務走向了更加多元化和精細化,是提升居家養老品質和打造‘蘇適養老’海州品牌的有益探索。”連云港市民政局養老服務和兒童福利處處長劉揚表示。
“硬件施設”接連完善,“軟性服務”緊隨其后。因擔心轄區老人防范意識不強,容易被詐騙團伙盯上,社區多次聯合派出所民警開展反詐宣傳;考慮到老人行動不便、體檢掛號難,社區邀請共建單位海州區疾控中心舉行多次健康義診活動;在即將交付的萬象新海東苑,按要求配建好養老服務用房,并等待下一步驗收……打通老有頤養的“最后一公里”,海連社區實招不斷。
原居安養,“做飯難”“吃飯難”也成了空巢、獨居、高齡及生活難以自理老人的難題之一。“午餐一葷兩素才10元,關鍵是菜品豐富,口味也不錯,自打這個餐廳開業,我們天天來。”海連社區居民陳小紅說道。今年2月,社區通過走訪了解群眾訴求,針對轄區老人居家就餐難的問題,開辦了占地約1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30人就餐的“百穗餐廳”。“我們這個餐廳采用由社區前期投入設施設備、啟動資金和小區志愿者阿姨自收自支負責食堂整體運營的模式,供應午餐和晚餐,并且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社區配送服務。”李肖娜介紹道。隨著就餐群體的不斷擴大,今年7月餐廳啟動了擴建計劃,擴建后的餐廳將由原來的二樓搬至一樓,面積約200平方米,為群眾提供一日三餐。
養老服務工作事關民生福祉,與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下一步,海州區將進一步完善海連社區的典型打造,發揮引領示范作用,積極推動養老事業從兜底保障向高質量供給、高水平普惠、高品質享老的“蘇適養老”發展,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得實惠、享幸福,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交匯點記者 楊袁鑫
通訊員 侯幫福 宋任重 李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