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來到東海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在萊卡爾(連云港)海洋食品產學園的天婦羅生產線上,數名工人正將深海鱈魚魚糜送入打漿機,隨后,經過成型、熱處理、速凍、檢測、包裝等一系列流程,產品便被送往冷庫,銷往全國各地及海外。
“我們主要為國內外高端火鍋餐飲連鎖店、知名商超和休閑大咖提供優質的鱈魚深加工食材。2023年的年銷售額接近10億元,同比增長約30%。”江蘇鼎味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負責人陳文杰說,鼎味泰下一步將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和日本最大水產公司進行戰略合作,提升技術研發能力,打造自主品牌,拓展C端市場。
由鼎味泰公司投資興建的萊卡爾海洋食品產學園,是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企業購置國內外一流的生產線設備,具備了年產60000噸高端海洋速凍食品的能力,力爭打造成國內最大的高端鱈魚制品生產基地,有力帶動了東海縣高端魚肉類制品產業發展。
近年來,連云港持續推動農業產業化、品牌化、科技化、外向化發展,農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不久前,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正式公布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認定名單,連云港市東海縣黃川鎮(草莓) 、贛榆區海頭鎮(紫菜)、贛榆區班莊鎮(花生)、東海縣雙店鎮(鮮切花)等4個鄉鎮獲得正式認定,為連云港農業產業化建設再添殊榮。
依托豐富的農業產業資源,連云港重點支持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全產業鏈發展,形成了優質稻麥、綠色蔬菜、食用菌菇、特色林果、規模畜禽、海淡水產等百億優勢產業集群,促進了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為全市加快實現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邁進奠定了良好基礎。
連云港實施農業農村重大項目三年攻堅行動,編排省級農業農村重大項目109個,總投資151.9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93.33億元。同時,圍繞制度建設、政策支持、鏈條延伸等,連云港進一步謀細思路舉措,促進農業六大全產業鏈高質發展,打造鄉村產業新高地。成立連云港市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合作聯盟,加快預制菜產業、茶產業發展路徑探索,連云港食用菌產業鏈入選省十大市域特色產業鏈。
連云港是農業大市,全市現有耕地面積557.79萬畝,是國家重要的糧油、林果、蔬菜等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全力抓好糧食安全國之大者,連云港著力守好“米袋子”、“菜籃子”。
今年以來,連云港市上下不誤農時抓好在田作物田間管理,因地制宜科學指導防災減災,打贏以赤霉病為主的小麥穗期重大病蟲害防治攻堅戰,夏糧總產147.51萬噸,產量創歷史新高,秋糧預計產量224.5萬噸,也較上年增加3.82萬噸。
連云港啟動“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加快5萬畝“菜籃子”綠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設,強化特色種質資源搶救性保護,徐海雞已成為我省第6個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的地方雞品種。
走進東海老淮豬線上直播中心,主播正向網友們推薦豬肉、豬肝肉泥、香腸、鹵豬頭肉等產品。“我們從今年9月初開始探索直播的形式,在銷售之外,更是重點宣傳老淮豬品牌。”江蘇東海老淮豬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衛國說。
東海老淮豬是國家級保護品種,起源于秦代,有著2000多年的養殖歷史。2009年,東海(老)淮豬肉獲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準,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脂肪厚而潔白,肉質鮮美,香味濃郁,有著“一家食肉滿村香”的美譽。徐衛國說,目前,公司老淮豬存欄量約一萬頭,以老淮豬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為目標,形成了產、加、銷、文化為一體的產業開發鏈。
鄉村要振興,環境是底色。近年來,連云港市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圍繞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整治、農村廁所革命改造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生態河道創建、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健全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等重點內容持續發力。
東海縣平明鎮馬汪村過去曾是典型的經濟薄弱村,村里甚至沒有一條水泥路。村干部不等不靠,積極調動村民參與村莊環境整治的積極性,從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雨天出行難破題,挨家挨戶進行思想動員,并發動其子女主動籌資積極參與人居環境整治,村里一戶學一戶、一家比一家,從一旁看到一起干、從局外人到主人翁,如今各家門前都煥然一新,村莊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
截至目前,連云港市共創建省級特色田園鄉村35個,市級特色田園鄉村101個,中國傳統村落1個,省級傳統村落13個,建成新型農村社區80余個,農民群眾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擁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決守牢糧食安全、生產安全、生態安全“三條底線”,通過實施向海圖強、種業振興、產業強鏈、集成改革、數字賦能、鄉村建設等“六大行動”,連云港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江蘇特點、港城特征的農業強市之路,努力譜寫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連云港新篇章。
交匯點記者 吉鳳竹
通訊員 宋任重 邵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