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送單累了只能蹲在路邊,現在推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門,歇腳、充電全免費,還能喝口熱茶,真是太方便了!”下午2點,剛忙完午高峰的美團外賣員李琦走進連云港市連云區云山街道星河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拿起桌上的“暖‘新’套餐”笑著說。這正是連云區深化“場景煥新·暖‘新’港灣”專項行動的生動體現——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核心陣地,精心打造服務新就業群體的溫馨家園。
面對新就業群體“歇腳難、充電難、進門難”等現實困境,連云區強化頂層設計、精準施策,堅持以機制創新驅動服務升級,制定《關于深化提升新興領域黨建工作若干舉措》,啟動“場景煥新·暖‘新’港灣”專項行動,聚焦服務陣地拓面提質,通過網格員遍訪、線上問卷精準摸排,系統梳理出充電換電、職業賦能、權益保障等60余項高頻需求。在科學規劃布局上,堅持按需導向、分類布局,推動全區35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全覆蓋設立標準化“暖‘新’服務站點”,并建立志愿者輪值長效服務機制。站點統一配備休息桌椅、空調、飲水機、“小蜜蜂”藥箱等,解決“冷可取暖、熱可納涼、累可歇腳、急可如廁、傷可用藥”等基本需求;同時,因地制宜提供停車換電、優惠午餐、短時托管、“暖‘新’微課堂”等差異化服務,持續提升新就業群體的社會歸屬感和職業認同感。截至目前,各站點日均服務達130余人次,便捷度滿意率超90%。
便捷服務潤物無聲,更借機制創新轉化為澎湃的基層治理動能。針對新就業群體流動性強、熟悉社區的獨特優勢,連云區創新實施“融合共生·多維共創”行動計劃,通過健全“雙向賦能”機制,深度鏈接服務與治理。在黨群服務中心和小區服務站設立“移動網格陣地”,建立可量化、可兌換的“積分銀行”激勵機制,引導“小哥”通過參與“隨手公益”、文明勸導等志愿服務兌換生活用品、洗衣券、體檢服務。截至目前,已有216名外賣員擔任反食品浪費、反詐宣傳員,累計開展文明勸導萬余次,服務特殊群體千余人次;145名“小哥”主動認領兼職網格員,累計上傳飛線充電、亂堆雜物等隱患照片800余張,推動社區處理率超95%。優秀融入者更有發展通道,1名快遞“小哥”被聘為社區“大黨委”兼職委員,2名“移動網格員”通過公開推優成為社區工作者。
連云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解惠茹表示,“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是至關重要的暖‘新’支點,我們的核心策略在于‘雙向賦能’,通過系統化機制設計,推動服務陣地升級為治理樞紐。”連云區新就業群體正加速從“服務對象”轉變為“治理伙伴”,一幅“服務有陣地、治理有力量”的共建共治共享新畫卷徐徐展開。
(徐林 張榕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