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午10點半,位于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黃海社區的“青鄰食堂”就會排起長龍。“一個人飯不好做,不如走路5分鐘,來這吃上一葷一素。”不少老人指著飯菜豎起大拇指,這得益于黃海社區與4家社區“合伙人”聯合推出的“銀發無憂”助餐計劃。
近些年來,贛榆區依托社區黨組織,探索建立社區“合伙人”機制,收集各種需求、整合資源、統籌力量,為居民提供更加專業、精準、優質的社區服務。截至目前,114項需求全部匹配落地,惠及居民6400余戶。
開通鎮黨委牽頭、社區黨組織主抓、業委會參與的“民意直通車”,采取“線下包戶到人+線上掃碼建檔”雙線并進模式,累計收集設施改造、養老助餐、文化娛樂等2300余條需求,精細歸類形成6類114項動態需求庫。系統摸排31個社區閑置空間、公益設施等存量資源,按照“空間—設施—服務”分類建檔,制定公益普惠、商業互補等差異化計劃。
深化運用“雙報到、雙服務”機制,實施社區“合伙人”招募計劃,通過政策激勵、榮譽表彰、資源置換等方式,吸引154家機關單位、駐區企業、愛心商戶加入社區服務聯盟。建立資源供給清單,整合便民服務、技能培訓、場地支持等資源,制作“服務資源熱力圖”,實現供需數據可視化調度、服務資源高效率使用。
推行“雙向承諾”協議,規范社區黨組織、“合伙人”雙向履約責任體系,明確資源投入、服務標準等權責條款,精準推動幼兒托管、老年食堂等便民項目落地。健全動態評估機制,定期開展履約滿意度測評,對評分較低、履約不力的亮牌督辦、限時整改,實現項目化推進、節點化驗收、滿意化服務。
(吳波 楊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