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無際的麥田里,植保無人機正在進行小麥病蟲害防治和除草作業。如何運用科技手段進行田間管理,贛榆區石橋鎮東溫莊村“百名示范”書記董淑傳邀請農技專家開展現場教學,村民們在專家的指導下動手操作,更好地理解掌握了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技術。
近年來,東溫莊村步入了農業生產智能化的快車道,從育苗到插秧、飛防到收割,再到秸稈全鏈條機械化收集,董淑傳充分發揮“領頭羊”作用,積極爭取各方支持,廣泛吸納農村實用人才進入村級后備人才隊伍,帶領村干部攻克了產業發展中的一個又一個難題,一幅“麥”向“好豐景”的富民興村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村社后備人才隊伍是村社“兩委”班子的接班人和生力軍。“好支書”帶領“新青干”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和推動村集體產業發展的實踐中,幫助其熟悉群眾、提升能力、快速成長,鼓勵“后浪”奮勇前行,交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滿意“答卷”。
“引”字為先 充盈村社后備人才“蓄水池”
鄉村振興是人的振興,只有吸引各類人才扎根鄉村一線建功立業,才能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如何有效破解鄉村人才瓶頸,為村級后備人才隊伍注入新鮮血液成為擺在海州區新壩鎮四里村“千名領先”書記張興其面前的一大難題。為了改變大家對鄉村工作瑣碎、枯燥、待遇低等刻板印象,張興其定期組織開展村委會“開放日”活動,邀請致富能手、創業青年、退役軍人、畢業大學生等深入了解村“兩委”的運轉機制,向大家宣傳關于鄉村振興的方針政策,鼓勵大家積極投身到鄉村振興建設中。此外,張興其通過走訪摸排,進一步掌握村里在讀大學生和近年來畢業大學生的基本情況、工作動態及返鄉工作意愿,建立后備人才專項卡冊,對納入村“兩委”班子后備人才儲備名單的實行動態跟蹤培養,擇優選聘進入村“兩委”班子。
贛榆區海頭鎮海臍村“千名領先”書記李加仕在培養村級后備人才方面目光長遠,堅持后備人才培育從“娃娃”抓起,通過設立村級“海臍希望之光”特色獎學金,激勵村里的孩子們勤勉上進,在考上心儀的大學后,用所學所見回饋家鄉、建設家鄉。目前,第一批獎學金獲得者尹穎,大學畢業后回村擔任鄉村振興專干,利用自身熟練掌握新媒體技術的優勢,在線上宣傳推介家鄉特產,積極幫助村民組建電商直播團隊,以實際行動為家鄉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育”字為要 打牢村社后備人才“基礎樁”
“和居民群眾打交道,就是要將心比心,要想到群眾的心坎上,理解他們的想法,這樣遇到問題時才能給出最貼近民意的答案?!边B云區海州灣街道棠梨社區“千名領先”書記張澤臘一邊處置棠梨小區停車位管理問題,一邊語重心長地和社區年輕干部分享自己多年社區工作積累下的經驗。為推進棠梨小區停車位續租事宜,張澤臘帶領社區干部積極協調停車位分配,規范三輪車管理、明確門衛責任,把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好經驗、好辦法向社區干部傾囊相授。在張澤臘的帶領下,社區年輕干部已經從社區服務的“門外漢”逐漸成長為群眾信賴的“貼心人”。
“我們只有深入群眾、傾聽群眾意見,才能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薄白鳛橐幻鐓^書記,工作中要有自己的想法,要剛柔結合、以理服人,把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社區工作的出發點,把民生實事辦到百姓心坎上”……一句句囑托,一聲聲教導,“百千萬”書記們以言傳身教的方式把自己的工作經驗和理論知識傳遞出去,幫助“新青干”錘煉心系群眾、務實肯干、銳意進取的品質,為年輕人提供機會、做好后盾,共同繪出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的宏偉藍圖。
“用”字為本 深耕村社后備人才“試驗田”
人才因事業而聚,事業因人才而興。要積極為村社后備人才搭建施展拳腳的廣闊舞臺,堅持用當其時、用當其位,激勵后備人才盡展其能。
作為“山海新鋒”成員的章芹,如今已是獨當一面、可靠能干的社區“當家人”。2017年,24歲的章芹初到連云區院前社區,“千名領先”書記周芷妤就慧眼識珠,主動帶起了這位小徒弟。“社區工作既要上接‘天線’懂理論,又要下接‘地氣’懂民心?!敝苘奇シe極挖掘章芹身上“能說會道”的優勢,帶領她深入居民家中,以理動人、以情感人,當好矛盾糾紛的“滅火員”,并鼓勵她當起“紅色小喇叭”,成為區委黨校紅色講解員,將黨的理論政策送入居民百姓家。幾年時間里,周芷妤做給徒弟看、帶著徒弟干,在她的言傳身教、悉心指導下,章芹逐漸成長為居民信得過、師傅認可的行家里手。“以一顆真心以身作則,以一顆耐心精準滴灌,以一顆恒心始終為民?!边@大概就是“名師出高徒”的最佳詮釋。
通訊員:楊濤、齊乃娜、潘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