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返鄉后通過社區服務站推薦,我很快入職了設計公司。”近日,海州區新海街道星化社區居民陳全倫笑著說。陳全倫的經歷正是海州區推動就業服務下沉、打造“15分鐘服務圈”的生動縮影。
截至今年6月底,海州區已建成11個家門口就業服務站,累計開展政策宣介、線下招聘、技能培訓等活動68場,培訓學員400余人次,提供就業崗位2300余個。
在夯實家門口就業服務體系的同時,海州區以“就在港城 留在海州”為主題啟動校地融合暨校企人才直通車活動,組織重點企業走進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江蘇海洋大學等8所本地高校,開展校園招聘與政策宣講。活動現場,企業招聘人員化身“職業規劃師”解讀崗位前景,政策宣講區詳細解析“紅韻海州新政十條”“名校優生安居補貼”等福利,針對人才驛站申請、生活補貼發放等問題提供一對一解答。今年以來,海州區已赴南京、重慶等地開展“高校求賢季”招聘17場,本地校園招聘活動4場,累計400余家企業參與,提供崗位8000余個,初步達成就業意向1100余人,推動“院校鏈、人才鏈、產業鏈”深度融合。
住房安心,才能就業放心。海州區打造“1+5+N”人才安居工程,建成1918套“拎包入住”人才公寓,7處青年人才驛站為面試者提供最長14天免費入住服務,并在市級政策基礎上,額外給予博士研究生、正高級職稱人才10萬元安家補貼,實現從“短期租”到“長期住”的全周期覆蓋。海州區率先啟用“海智安家”公寓管理系統,支持申請即辦、不見面審批等智能服務,搭配24小時管家值守、極速維修等增值功能,讓“數據跑路”代替“人才跑腿”。此外,73名新引進高層次人才獲發“紅韻海州英才卡”,可享受公共文化、醫療保健等定制服務,常態化舉辦的“業”課堂、人才家庭日等活動,累計吸引1.2萬人次參與,全方位提升人才歸屬感。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推進就業服務端口前置,舉辦直播帶崗、招聘夜市、家門口招聘會等活動,深化‘梧桐樹’服務品牌建設,以多維創新舉措,打造人才與城市同頻共振的發展新格局,讓更多人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創業夢想。”海州區相關負責人說。
(趙威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