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云港,提起中復連眾,人們第一個想起的是喬光輝。第一個將玻璃鋼產品應用于核電領域、煙氣脫硫領域,設計生產了全球最大的玻璃鋼大型容器、全球最長的風力發電機葉片,成為首家國產兆瓦級葉片出口最多的企業……這是喬光輝帶領中復連眾寫下的歷史。而喬光輝,正是連云港市“521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簡稱“521工程”)第一層次培養對象。
和喬光輝一樣名列“521工程”第一層次培養對象的還有陳留生。他長期在連云港師范??茖W校工作,是連云港市??茖W校中唯一一位二級教授,也是唯一以??茖W校教師身份當選的省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榮獲“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斑B云港良好的人才成長環境,讓我在這里安家落戶,從這里走上科研道路,從事自己熱愛的工作。”陳留生說。

人才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為加強高層次人才培養,連云港市自1997年開始實施“521工程”。作為市人才培養的“龍頭工程”,已連續實施了五期、24年,累計培養選拔各類高層次人才7000余人次,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連云港市堅持“創新驅動、人才強市”戰略,聚焦“三新一高”、臨港產業等重點行業,教育、衛生等民生領域,信息技術、大數據等新興產業,大力選拔培養各領域、各行業具有發展潛力的青年人才,每期選拔培養50名中青年領軍人才、200名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和1000名中青年骨干人才,并通過五年一個周期的培育,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在培養期內,通過科研項目資助、發放圖書資料津貼,組織開展教育培訓等方式,全方位、多維度支持人才創新創業,幫助人才成長成才。截至目前,已開展科研項目資助25批次1500項,資助總金額3000余萬元,發放圖書資料津貼6000萬元,開展教育培訓4000余人次。
在“521工程”引領下,先后有21人入選國家重大人才工程,199人入選省“六大人才高峰”,65人入選省“科技企業家培育工程”。僅工程第五期中,就有184人入選省“333工程”,獲得國家和部省級獎項33項,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省科技進步獎等獎項26項。
通過持續努力,“521工程”為連云港“高質發展、后發先至”貢獻了人才力量。“三新一高”、臨港石化等主導產業高端人才集聚,企業創新發展躍上新臺階。中復神鷹碳纖維有限責任公司“干噴濕紡千噸級高強/百噸級中模碳纖維產業化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而恒瑞醫藥,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蘇北小藥廠,發展成為江蘇上市企業市值最高、A股上市醫藥企業市值最高的知名企業,以恒瑞醫藥為龍頭的四大藥企連續多年位居中國創新力醫藥企業前列,形成了“中國醫藥創新看江蘇、江蘇醫藥創新看連云港”的業界共識。
(湯治國、尹軍、莊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