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郵市湯莊鎮海陵社區的陵安驛站內,剛結束派送的快遞小哥小王翻看著“微心愿墻”,“‘獨居老人希望幫忙代買藥品’這個我能順路完成!”他隨即揭下這張心愿卡。在高郵,像小王這樣的外賣小哥還有很多,而這正是高郵市堅持黨建引領,系統化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的一個生動縮影。
高郵市以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為目標,搭建多元平臺,將新就業群體、企業青年、普通群眾等社會力量有效組織起來,讓基層治理煥發蓬勃生機。
“移動哨兵”織密安全網
深夜的湯莊大道上,貨車司機老楊發現一處缺失的井蓋,他立即撥通社區電話,警示設施很快到位。“咱天天在路上,發現險情伸個手就是分內事!”老楊的話道出了許多新就業群體的心聲。
高郵市整合資源建成并規范運行79個“暖心驛站”,為新就業群體提供休憩、充電、醫療等基礎服務,更將其打造成凝聚、組織、動員新就業群體的前沿陣地。通過建立“隱患隨手拍”“微心愿認領”“服務兌換”等激勵機制,將數量龐大的新就業群體培育成城市運行的“流動探頭”和“移動哨兵”。今年以來,全市新就業群體通過各種渠道上報井蓋破損、路燈故障、消防隱患等問題線索380余條,處置率超95%。
“技能外援”破解治理難
在湯莊鎮湯莊村河道邊,企業青年湯興星熟練操作叉車清理廢棄家具。作為“陵青小站”骨干,他感慨:“專業技能在基層治理中派上用場,很有成就感。”
高郵市積極拓展青年參與治理的深度和廣度,依托網格“青年驛站”,打造“青臨一線”志愿服務品牌,建立“青年技能人才庫”和按需派單機制,動員組織市內企業青年骨干力量,將機械操作、電路檢修、智能設備應用等專業技能精準對接基層治理中的痛點難點。同時,定期舉辦“青年茶話會”“我為社區獻一策”等活動,累計收集并轉化青年關于基層治理、企業用工、發展規劃等方面的建議100余條,實現青年智慧與社區需求的“雙向奔赴”。
“自治議事”夯實和諧基
走進湯莊鎮漢留村的“芝麻稈議事點”,村民老王與鄰居喝著茶,三言兩語間就化解了因秸稈堆放引發的矛盾。這種輕松、接地氣的協商方式深受群眾歡迎。
高郵市將“群眾自治”作為基層治理的基石,在全市各村(社區)創新設立數百個類似“芝麻稈議事點”的群眾自治微平臺,提煉推廣“小事當場解、難事聯片商、大事依法辦”的分層化解機制,今年以來,通過群眾議事平臺自主化解矛盾糾紛達680余件。
“從‘流動探頭’守護平安,到‘技能外援’紓解難題,再到‘議事協商’凝聚共識,我們通過精準服務凝聚人、創新機制激勵人、搭建平臺成就人,有效引導多元主體在基層治理大舞臺上找準坐標、各展所長。”高郵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郵組宣 魯凱 鄭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