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高郵經濟開發區高沙園社區一組,黨員先鋒隊正為老舊樓棟翻新外墻、更換落水管、修繕非機動車庫。這一場景,正是高郵市以“雙網融合”模式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高郵市堅持黨建引領,聚焦群眾需求和發展實際,持續推動治理資源下沉、服務觸角延伸,走出了一條具有高郵特色的基層治理新路徑。
網格筑基,一網兜起大小事
“以前這樓梯扶手又舊又破,上下樓都得小心翼翼,現在好了,看著就舒心,走起來也踏實。”住在華雅小區的翟阿姨笑著說道。開發區文游臺社區依托網格廣泛征求居民意見和建議,對華雅小區的外墻面、樓道墻面和樓梯扶手進行改造,讓老舊小區煥發新生機。
高郵市結合地域特點,采取分級分類治理路徑,系統構建綜合網格與專屬網格相互銜接的治理架構。組建以村(社區)工作人員、熱心群眾為主體,專職網格管理員、聯絡員、信息員等為支撐的多元化網格隊伍,實現網格覆蓋率100%。同時,結合村(社區)“兩委”集中換屆工作,市委主要領導示范帶動鄉鎮黨委書記、組織委員、村(社區)書記、聯系指導員等“四方主體”廣泛開展“六必訪”工作(訪經營主體、訪老干部、訪老黨員、訪村民代表、訪困難群眾、訪典型代表),下沉走訪300余次,收集群眾訴求建議56件,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5%。
整合資源,下沉力量解難題
高郵市積極推動各類治理資源向基層一線下沉,為網格化治理注入專業力量和硬核支撐,實現服務精準投送、問題高效處置。以開發區為例,積極孵化并引進5家專業社會組織,深度參與未成年人保護、養老助餐、文藝展演等社區服務,將社會力量精準對接到群眾家門口。同時,推動綜治、警務、消防、物管等專業力量全面進網入格,實現“多網合一、一網統管”。累計排查48戶群租房,整改安全隱患33處,整改消防通道堵塞、違規用電等隱患31處,整治亂堆亂放169處。
在開發區關河社區,由網格員排查上報、綜治和消防部門聯合的“速應機制”,短短三天就為湖畔景苑小區清理了長期堵塞消防通道的廢棄車輛和雜物,居民王大伯欣慰地說:“專業部門進了網格,處理隱患更快更徹底,我們住得也安心。”
黨群聯動,精準服務到家門
“社區真是服務到我們心坎上了!”在開發區九園社區黨群服務日上,維修師傅正細致地為外賣小哥修理吱吱作響的電動車。
高郵市動員市級機關黨員認領微網格志愿服務,持續擴大“紅色服務圈”,深化黨群服務中心功能,常態化開展“與鄰‘郵’約”黨群服務日87場,做實“郵鄰里·微服務”,鼓勵各村(社區)每月發布精品服務項目至少1場。推進“心靈驛站”建設,組建專業心理咨詢團隊,建立“一人一策”關懷機制,為企業員工與居民提供心理支持。
從織密基層治理“保障網”到激活為民服務“新動能”,高郵市正通過優化機制有效推動黨建力量、治理資源、民生服務向基層一線下沉。“未來我們將進一步推動全市基層治理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讓基層治理更有溫度,群眾生活更加安心、舒心。”高郵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郵組宣 經開宣 任娜 魯凱 湯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