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方向。作為低空經濟政策先行、場景探索活躍的城市,近年來,宜興市搶抓低空空域改革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窗口期,將低空經濟作為“3+3+N”現代產業集群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布局。近日,宜興市低空產業發展合作創新大會成功召開,全力開啟黨建互動、科創互聯、場景互通全新生態,一幅以空域資源為紐帶、產業生態為骨架的低空經濟發展圖景正加速鋪展。能夠在低空經濟領域取得先發優勢,離不開宜興市圍繞產業鏈黨建揭榜掛帥項目開展集中解題活動,通過打通年度項目攻堅、難點技術等關鍵堵點,充分激活“紅鏈賦能”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今年以來,宜興市以《無錫市“紅鏈賦能”深化行動三年規劃》為指引,深化產業鏈(集群)黨建“益企惠企、聚力賦能”行動,不斷健全完善黨建機制、協作載體和核心品牌,著力提升產業鏈黨建競爭力,持續推動黨建鏈、服務鏈、品牌鏈、人才鏈、創新鏈“五鏈融合”。以揭榜掛帥攻堅項目為抓手,以小切口牽引全產業,精選品牌升級、科技創新、項目建設等6類23個“揭榜掛帥”攻堅項目,分領域確定4位市級領導、19名黨(工)委主要負責同志領題牽頭、研究推進,健全年初立項、定期調度、年底展示“閉環”工作機制,加快成效落地轉化。
織密鏈上組織機制
從“單打獨斗”轉向“抱團聯動”
宜興培育鞏固節能環保、電線電纜、紫砂陶、集成電路、新能源、生命健康、酒店民宿、亞麻紡織、耐火材料、稻米、機電、富硒等12個產業鏈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著力打造紅鏈攻堅項目、紅鋒服務矩陣、紅陽惠企直通車、紅圈興業黨群陣地四類賦能載體,實施產業鏈黨建“揭榜掛帥”攻堅項目,實現“有形覆蓋”向“有效引領”發展。
耐火材料產業鏈建立鏈上議事、鏈上吹哨、鏈上共建三項機制,開展“企業吹哨,部門報到”行動,為鏈上企業提供“1對1”登記幫代辦服務20余次,辦理各類事項160余個。萬石鎮機電產業鏈打造鏈上“紅色管家團”,組建16支“鎮領導班子成員+中層正職”工作組,選配黨員骨干組建“萬事通·益企”先鋒小分隊,協調解決困難20余個。
優化紅鏈服務供給
從“被動響應”轉向“主動賦能”
市級機關部門分類組建“紅色管家團”,組團實施黨建指導、政策輔導、紅色代辦等服務。針對上市后備企業、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分類組織“百醫進百企”健康護企先鋒行、“產業鏈+法律服務”“產業鏈+知識產權”“產業鏈+標準檢測”“產業鏈+跨境電商”惠企直通車專場活動,提升服務效能。
電線電纜產業鏈優化完善龍頭領銜協作鏈、一企一策金融鏈、黨員聯企服務鏈、組團攻堅責任鏈、共建共享陣地鏈“五鏈凝‘芯’”工作機制,升級“小林e企幫”政務服務品牌,牽頭開展技改政策解讀、金融惠企、企業出海等活動11場,協助鏈上重點企業獲批2025年第一批國債、貼息貸款10.4億元。
打造品牌輻射中心
從“分散發展”轉向“中心集成”
今年以來,節能環保產業鏈組織環保企業參展第26屆中國(上海)環博會、第19屆中韓環保企業技術合作交流會、2025俄羅斯國際水處理展覽會,對接前沿產品技術,積極拓展外貿訂單,推動會員企業與丹麥、印度、挪威等海外企業簽訂超過2000萬美元銷售訂單。
宜興市各產業鏈充分利用“出海”綜合服務平臺,組織鏈上企業抱團出海,積極參加國內外各類展會平臺,開展跨境參展培訓、“貿促服務助企行”和企業“出海”資源分享交流會等活動20余場,開辟更多國際貿易機會和市場渠道,不斷擦亮宜興外貿品牌。積極對接無錫市四大創新中心,開展“招商引資服務月”主題實踐,在鏈上設置紅鏈招引先鋒小組,組織實施產業鏈招商、科技招商、人才招商,實行重點項目清單式推進、閉環式調度,開展溝通對接60余次、外出實地調研近40次,已有項目信息超160個,充分暢通產業源頭活水。
構建融合創新平臺
從“單兵作戰”轉向“協同攻堅”
人才是產業創新和科技創新融合發展的原動力,近年來生命健康產業鏈以宜興食品與生物技術研究院為支點,聘請14位兩院院士為科學顧問,引進來自江南大學、江蘇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院士教授團隊14個,成功助力8家企業順利落地。紫砂陶產業鏈成立6個技術攻堅先鋒隊,吸納50多家企業院所聯合攻堅,聚力突破生物陶瓷髖關節、IGBT用高導熱氮化鋁覆銅板、耐磨陶瓷軸承球等6個“卡脖子”技術,促成產學研合作26項,推動12項技術落地投產。
科技和人才是產業發展的雙翼,宜興市以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協會商會等為依托,構建上下游高效貫通、大中小協同創新、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產業生態,積極幫助企業鏈接人才創新資源,打造創新聯合體6個,在鏈上成立難點技術攻堅先鋒隊22支,助力化解材料研發、系統升級等難題70余項。
產業鏈上黨旗紅,黨建賦能促發展。宜興市將聚焦新質生產力發展,鼓足干勁、加壓奮進,匯涓滴之流、涌浩蕩春潮,合力唱響營商環境量變、科技創新裂變、產業生態質變的嘹亮凱歌。
(宜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