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正在全黨有序開展。通過整治不正之風、精簡文風會風、注重調研實效等措施,推動黨風政風持續向好,為基層發展注入持久動力。廣大基層黨員干部要在一體推進學查改上持續發力,以查擺問題為切入點、解決問題為落腳點、健全機制為關鍵點,將學習教育成果切實轉化為群眾可感的“民生溫度”。
深查細照,以“精準畫像”找準民生痛點。基層問題紛繁復雜,事事關系民生冷暖、件件涉及百姓利益,只有精準查擺才能有的放矢。要踐行“一線工作法”,摒棄“蜻蜓點水式”調研,通過“入山問樵”式的走訪、“板凳會議”式的交流、“田間地頭”式的懇談,在一句句“家長里短”中找準民生痛點。要組織開展“民生問題大起底”行動,以釘釘子精神挖掘民生實情,采取干部下沉與數字賦能相結合的方式,既直面道路通行、住房保障等顯性問題,又深挖教育醫療、養老托育等隱性矛盾。要警惕“腳力不足、眼力不敏、腦力不勤”的作風頑疾,杜絕“隔著玻璃看、坐在車上轉”的官僚做派,真正做到問題不解決不松勁、解決不徹底不放手,讓民生痛點“無處遁形”,為問題整改筑牢根基。
靶向攻堅,以“硬核舉措”破解民生難題。查擺問題是前提,解決問題才是關鍵。面對民生“硬骨頭”,要將老百姓的“心上事”當作自己的“上心事”,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決心、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拼勁逐個擊破。對老舊小區改造糾紛,全面落實小區議事日活動,讓群眾參與方案設計,從墻面翻新、管道改造到加裝電梯、綠化提升,逐項公示、穩步推進,把煩心事變成暖心事。對醫療服務短板,打造“黨建+”鄰里中心衛生服務站,推動醫療資源和醫務人員“雙下沉”,讓群眾看病“更省心”。對就業供需矛盾,可搭建校企對接平臺、開展技能培訓,讓崗位“適配”需求。黨員干部要摒棄“敷衍整改”,以“一抓到底”的韌勁,讓民生難題“改一件、成一件”,用實際行動贏得群眾點贊。
長效鞏固,以“制度閉環”守護民生福祉。民生改善非一朝一夕,需總結整改經驗,構建“發現—解決—鞏固”的閉環管理機制,把“管用招法”轉化為制度規范。要完善群眾參與監督機制,廣開監督“大門”,拓寬參與渠道,通過定期召開群眾評議會、公示整改臺賬等方式,及時發現問題梗阻,讓群眾從“旁觀者”變為“閱卷人”,以“陽光監督”倒逼整改實效。要建立部門協同聯動機制,健全一體化指揮調度體系,深入推進“五治提升”工程,打破“數據壁壘”、消除“責任真空”,讓政策“跑起來”、資源“聚起來”、力量“沉下去”,形成“握指成拳”的強大合力。要構建問題動態監測機制,定期開展“回頭看”,及時發現并剪除問題“苗頭”,以制度的“保險箱”鎖牢民生成果,切實將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