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修訂后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要求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濃厚氛圍。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之際,黨中央聚焦厲行勤儉節約再發力,就是要以制度的剛性約束狠剎鋪張浪費的作風之弊。各級黨員干部要把“過緊日子”作為常態、形成習慣,進一步塑緊塑牢勤儉之風,以優良黨風帶動社風民風。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與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緊密相連。從土地革命時期黨員干部帶頭省吃儉用、廣泛開展節省運動,到新中國成立初期提倡反對浪費、增產節約,再到新時代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無不彰顯黨員干部和群眾同心同德、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然而,當前個別單位仍存在講排場、比闊氣的不良心理,一些地方仍以“招商引資”“地方特色”為由超標接待,這些不僅嚴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更會滋生腐敗土壤,進而助長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歪風邪氣。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厲行勤儉節約,要從黨史中汲取智慧,推動“儉”字在干部群眾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思想認識到位,行動才能自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論我們國家發展到什么水平,不論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有的干部覺得,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吃點喝點是小事,不必大驚小怪。但沒有清醒認識到,在群眾眼里,干部酒杯中的茅臺、飯桌上的海鮮,喝掉的是公信力,吃掉的是民心。各級黨員干部要進一步理解勤儉節約的內涵,從思想上深入認識到“過緊日子”絕不是艱難時期一時之需、權宜之計,而是新時代一貫的、長期的、常態化的工作要求。要堅持率先垂范、以儉修身、以儉興業,勤儉辦一切事情,時刻擰緊思想上的“總開關”。
勤儉節約,既得靠制度規范、啟發自覺,也要靠常態監督、保障執行。各級黨員干部既要有主人翁意識,深刻認識到每個人都是厲行節儉的“監督責任人”,帶頭樹立“公家物件總宜珍”的理念,互相提醒、互相監督,把節儉落到實處。認真對待巡視巡察等專項監督反饋的相關問題,理清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整改時限,確保務實查改,從根源解決問題。作風建設成效好不好,勤儉節約到不到位,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最有發言權。要拓寬監督渠道,積極引導群眾參與監督,不斷拉近黨員干部與群眾之間的距離,以實際行動踐行勤儉為民的理念,共同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
(連云港市委組織部 葛云路 贛榆區委組織部 魏入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