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因地制宜培育新質生產力,筑牢現代化產業體系對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新質生產力亟須黨建引領賦能驅動,通過組織“鏈”動、人才“鏈”育、服務“鏈”通,將黨建優勢轉化為產業創新動能,為現代化產業體系注入澎湃動力。
組織“鏈”動,鍛造新質生產力“紅色引擎”。黨建實則產業興,黨建強則動能足。新質生產力發展需以黨建為“主心骨”,通過組織鏈貫通產業鏈、創新鏈,推動資源整合與力量聚合。要秉持“產業鏈延伸到哪,黨組織就覆蓋到哪,作用就發揮到哪”理念,加速構建“一鏈一黨委、一企一支部”的鏈上黨建網絡,推動黨組織覆蓋率與作用發揮率“雙提升”。要想實現從“有沒有”到“優不優”的躍升,需要產業鏈黨組織發揮“黏合劑”作用,聯動鏈上企業、高校院所、行業協會,組建創新聯合體,聚焦重點領域開展聯合攻關,形成“黨建引領+技術協同+市場共享”的產業鏈發展模式。同時,通過選派黨建指導員駐企幫扶、建立黨員“揭榜掛帥”制度、實施“雙培工程”等,讓黨員成為鏈上“尖兵”,推動產業鏈黨建從“有形覆蓋”向“有效引領”升級。
人才“鏈”育,點燃新質生產力“智慧火種”。人才是新質生產力的第一資源,更是區域競爭的“勝負手”。需以“鏈”為紐帶,構建“政產學研用”協同育人體系,聯合高校開設“定制班”“產業學院”,為企業定向輸送緊缺人才。實施“人才鏈長制”,圍繞海洋經濟、人工智能等產業鏈精準引才,形成“鏈主領航、鏈員協同”雁陣格局。堅持“筑巢引鳳”破解人才難題,高標準建設拎包入住人才社區,同步配套學校、醫院等設施,依托“花果山英才卡”提供子女入學、配偶就業等“一人一檔”精準服務,消除人才后顧之憂。通過優化人才生態、做實服務保障,推動政策從“拼補貼”向“拼環境”躍升,讓人才安心扎根,最大限度激活新質生產力引擎。
服務“鏈”通,擘畫新質生產力“聚變藍圖”。破除體制機制障礙,關鍵要以“鏈式服務”打通發展堵點。通過建立“鏈長+鏈主+鏈辦”三級服務體系,由街道擔任“總鏈長”牽頭抓總,重點行業企業擔任“鏈主”引領方向,經發、招商等職能部門組成“鏈辦”全程跟進,實現產業需求即時響應、閉環管理,打通服務鏈“最后一公里”。大力推行“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機制,通過干部下沉摸清企業需求、資源、項目三張清單,實現政策精準滴灌。組建“紅色幫辦團”,開展政策直通、金融惠企等專項服務,為企業定制專屬支持。搭建企業圓桌會等平臺,開通“鏈企通”專線,推動“鏈主”開放場景、中小企業配套融入,形成“大河有水小河滿”的協同生態,為新質生產力聚勢賦能。
(連云港市連云區連島街道黨工委書記,前三島鄉黨委書記 林正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