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核心問題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把群眾的呼聲作為作風建設的第一信號,把群眾的需要作為作風建設的第一需求”。這些重要論述為推進黨的作風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第一位,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在聽民意、察民情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優良作風促進黨群同心、事業長青。
在逆耳忠言中捕捉“信號”。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群眾的牢騷話雖然不好聽,但折射的是社會現狀,反映的是期盼訴求。聽到實事求是的批評和建議,可能會一時感到不舒服,但“紅紅臉、出出汗”才能排毒治病、強身健體。若只愛聽溢美之詞,對逆耳言左耳進、右耳出,就會在黨群之間筑起無形的隔閡。黨員干部當保持聞過則喜的胸襟,積極捕捉最真實的民生“信號”,廣泛聽取、虛心接受群眾意見,把每條批評建議都當作改進工作的機遇和動力。要真心傾聽不避怨氣,真實記錄不走過場,真正重視不敷衍推諉,及時發現基層治理的薄弱點、作風建設的突破口,只有這樣,群眾才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才能讓“逆耳忠言”成為推動事業發展的“金玉良言”。
在共情共鳴中讀懂“信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謀劃推進工作,一定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傾聽群眾的“信號”,不是簡單用耳朵聽,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感受和思考,真正與群眾共情共鳴。廣大黨員干部要厚植為民情懷,學會換位思考,帶著感情與群眾相處,主動拜人民為師,與群眾打成一片,從群眾家長里短的話語中聽出“話外之音”,從群眾反映的瑣碎小事中發現自身差距,弄明白群眾的需求和工作改進方向。要主動貼近“信號源”,多到基層走一走、看一看,多到群眾意見多、困難多的地方去,既看“高樓大廈”又看“背陰胡同”,深入了解群眾反映強烈的痛點堵點難點,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讓每一個民聲訴求都被聽見、被重視。
在真抓實干中回應“信號”。真抓實干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也是踐行群眾路線的根本要求。接收群眾“信號”不能止步于聽與懂,必須落實到行與成上,把群眾期盼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成效。要建立健全“收集、研判、辦理、反饋”的全鏈條工作機制,對群眾急難愁盼實行臺賬式管理、項目化推進,發揚“馬上就辦”的作風,對能立即解決的問題立行立改,對需要長期推進的工作,科學制定路線圖、時間表,一錘接著一錘敲,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各項工作落實,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要堅持把群眾滿意作為衡量工作的最高標準,建立常態化評價機制,讓群眾來評判工作成效,確保政策舉措始終與群眾“信號”同頻共振,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連云港市海州區委組織部 劉航先、曲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