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篆刻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其以幾寸見方的小巧之身,蘊藏了工藝、美術、文學等諸多領域精華。章中印字,就如同玉上雕花,講究的是嚴謹細致、精益求精。方寸之間,氣象萬千,對于年輕干部而言,事業藍圖不可能一繪而就,成長成才也并非俯仰之間,唯有在小事上磨細心、瑣事上磨耐心、大事上磨恒心,才能積一時之跬步、臻千里之遙程,在干事創業的過程中見真章、見實效。
見微知著彰顯真功夫。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對于年輕干部來講,小事小節更像一面“鏡子”,日常工作的點點滴滴、干事創業的一言一行,體現著個人修養、展現出干部形象。無論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等需要統籌謀劃的工作,還是信訪矛盾化解等需要落到實處的任務,都容不得半點馬虎,想要把路走得穩、走得好,就要有細致入微之心,確保文無差錯、事無遺漏。要增強“草搖葉響知鹿過”的預判力,堅持好弘揚好“四下基層”的優良作風,既到工作局面好的地方去總結經驗,更到困難較多、情況復雜的地方去調查研究,從而真正把難點堵點梳理出來、把潛在問題發掘出來,為自身工作領好題、定好向。
日積月累錘煉真本領。朝乾夕惕,功不唐捐。回顧黨的光輝歷程,從烽火連天的戰爭年代到激情燃燒的建設歲月,從波瀾壯闊的改革大潮到驚天動地的復興偉業,無數共產黨人歷經種種磨難、攻克重重難關,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新征程上,年輕干部不能只熱衷于做“質變”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變”的積累工作。要重實干打基礎,全心解決醫療就業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全力落實基層治理等便民利民實事,做到問題不解決不松勁、群眾不認可不罷休,把涉及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辦好辦實辦出成效。要提質量拼效率,敢接“燙手山芋”、多當“熱鍋螞蟻”,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拼勁彰顯事不避難的擔當。
持之以恒追求真效果。習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語》中指出:“領導干部要以正確的政績觀為指導,抓好各項工作。‘功成不必在我’,要甘于做鋪墊性的工作,甘于抓未成之事。”年輕干部要充分認識到顯績與潛績的辯證統一關系,既不能讓長遠成為當下不作為的理由,也不能讓當下束縛長遠發展的“腳步”。要立高遠之志,把小我融入到祖國和人民的大我之中,以“茍日新日日新”的積極態度和“越是艱難越向前”的堅定執著,爭做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先鋒。要追求實實在在的結果,發揚釘釘子精神,保持推動工作的恒心和毅力,在一茬接著一茬干、一錘接著一錘敲的過程中,創造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實績。